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一周半儿童玩具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一周半儿童玩具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女儿两岁半,乱丢东西,还不肯捡!哭半小时也不捡,该如何引导?
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前几次你们容忍她了,她就觉得你们好欺负。小孩都这样,接下来你们要严厉一些,在家该揍就得揍,当然你们手里有数,不能打坏了。揍两回过来就好了,她喜欢哭就让她哭,一个小时不行,那就两个小时,一天不行,两天。几下就改过来了。我朋友家孩子就是这样,也是按照这种方式改好了,小树不修不直溜,这是真理!
我家孩子小的时候也经历过这种阶段,玩玩具的时候,总是摆满了屋子,只玩不收拾。往往就是孩子前脚摆,家长再后面跟腚收拾,非常的累。
为了纠正孩子乱丢玩具的习惯我家是这样做的。
1.陪孩子一起收拾玩具。刚开始孩子没有主动收拾玩具的习惯,我家就是大人带着孩子收拾,时不时还增加个竞赛项目,看谁玩具收拾的好,收拾的快。有了大人的参与,孩子积极性很高,把收拾玩具当成了游戏的一部分,慢慢也就有了收拾玩具的习惯,还拉近了家长更孩子的感情距离,无形中成了一项亲子活动。
2.把没收玩具作为惩罚手段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好好收拾玩具,我就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没收,以作为对其不收拾的惩罚,效果也很好。比如,该收拾玩具的时候,给孩子约定时间整理好,如果孩子磨蹭或者无视家长的要求,我就替他收拾玩具,代价就是他最喜欢的一大堆玩具都要没收,期限是一周或者一个月。还有看到喜欢的玩具不能继续玩了,一般都会乖乖就范。
之前也试验过丢玩具的做法,效果并不好。因为孩子玩具太多了,丢几个根本不心疼,以后找准机会还会提要求买新的。再说,好好玩具白白丢掉也浪费不是,所以我就看看效果不好就不再***用。
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过程,做家长的要有耐心,不要急功近利,否则适得其反。
你好,根据你的描述,你家宝宝很可能已经到了新的成长阶段,英文名叫「terrible two」,中文名叫「可怕的两岁」。这个阶段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叛逆期,也标志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,他们会尝试用言语和行动来挑战家长的权威,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小宝宝。
他们常见的口头禅就是不。
“宝宝来吃饭吧~”
“不要!”
“宝宝我们出去玩吧~”
“不要!”
“宝宝,玩具不能乱扔哦~”
“不要!”
自从宝宝学会这个不字,他们就疯狂的迷恋上拒绝。什么都能用不给你怼回去,分分钟破坏你的心情,撕扯你的耐性,挑战你的神经......
更可怕的是,宝宝的这个阶段少则几月,多则几年,若爹妈处理得不好,这种叛逆会深入宝宝的骨髓甚至影响到小学阶段。
那么,我们该如何巧妙应对呢?方法有三,这就分享给大家:
1)有技巧地沟通
跟这个阶段的宝宝沟通,我们可以***用开放式的对话,而不是只能用想或不想来回答的判断题。
比如:
“宝宝把玩具收起来~”
改成
“宝宝,我们比比谁先能把玩具收拾好。”
运气好,宝宝就会屁颠屁颠地收拾起玩具来。
再比如:
“宝宝我们下楼去玩吧~”
改成
“小宝贝,这两件外套你更喜欢哪件?”
“我喜欢有艾莎的!”
“好,那我们穿上艾莎,一起去楼下玩耍吧!”
你看,孩子在你的“哄骗”下乖乖地下楼了,多好!
适当放权,是可以让这个小大人儿获得存在感的。当然,不是所有的事儿都让娃选择,比如说吃饭睡觉。
2)设置规则,忍让有度
孩子会用哭闹来达到目的,如果你扛不住妥协了,那这个机灵鬼就会记住这个「标准」,下次复用。
提前设限让孩子知道「规则」的存在,比如说饭前一小时不能吃点心,提前就说好,说到就做到。
但也不建议事事定规则,只要是不涉及到娃自己的健康和安全,不影响到其他人的时候,就 let it be 吧。
3)接纳孩子的情绪和不完美
娃也不容易,全世界都不顺着自己的意,充满了各种无力感和挫败感。
接纳孩子的情绪,就像我们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也希望被人理解。
想哭就让他哭,想打滚就让他在安全的地方打滚,拒绝孩子的要求前,你可以试试这么说:“妈妈知道你很想生气,但我们之前约定好了......”
理解孩子的情绪,并尊重他的情绪,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被“看到”了,慢慢地也会收敛自己的情绪。
总之,娃到了这个阶段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叛逆,我们做家长的唯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理解并接纳孩子,方能带娃和谐度过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周半儿童玩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一周半儿童玩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