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送孩子去日本读幼儿园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送孩子去日本读幼儿园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日本的幼儿园是怎样带孩子的?
相信不少人都在网络上看到过,日本幼儿园孩子值班做便当,值班扫地的新闻。这确实是日本学前教育的优点。
今天我们来一起研究下。
首先,说下大方面。日本的幼儿园分为保育园和幼儿园两种。保育园一般是给双职工家庭或者家有困难的家庭使用,保育时间一般是早上8点半到下午6点半。照顾时间比较长,所以很多日本家庭都想去保育园,不过一位难求。
幼儿园照顾时间一般只有4-5个小时,且分为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。私立幼儿园学费昂贵,照顾时间比较短,而且家长要全身心配合幼儿园举办的各种体育运动会,各种表演,累死人。公立幼儿园学费便宜,不过就跟中国一样,名额有限。像在东京、大阪这种人口多,但公立幼儿园比较少的地方,入学矛盾也十分突出。
在日本,近年“待机儿童”问题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,甚至威胁到日本执政***的支持率。何为“待机儿童”?就是指因为公立幼儿园一位难求,私立上不起,只好在家的儿童。据东京估算,仅东京2016年就有8000多位待机儿童。一位母亲于2016年3月,因为孩子进不去保育园,愤怒的在社交媒体上写下:“没上成保育园,日本去死”的话语,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语。”很多人批评安倍***,又要让大家多生孩子,生了却没有办法解决上学问题。
话题扯远了。
要说日本幼儿园怎么带孩子,首先是日本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从小的动手能力。 比如每天安排孩子值班,值班不但要做饭,削土豆,摘菜,还要搬牛奶,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责任心。
其次,普通孩子每天吃完饭后,要自己收拾盘子,自己洗碗,从小培养生活自理能力。
再次,培养孩子珍惜粮食。日本几乎不允许剩饭剩菜,如果实在吃不下或者吃不够,那么在吃之前,吃不下的同学可以把菜饭分一点给吃不够的同学。这样又培养了同学之间互助友爱的精神,又培养了孩子从小珍惜粮食不浪费的意识。
再次,日本在幼儿园里上课,几乎以兴趣、体育、玩闹为主。既注重知的培养,也注重身体的锻炼,骨骼的发育。
日本幼儿园的老师也是很辛苦。稍微做的不好,很容易遭受家长的投诉。在日本,幼儿园老师属于弱势方,平均月工资也有20万日元左右(合人民币10000元),远低于日本其他行业平均29万日元的工资(合人民币15000元)。所以日本幼儿园老师的离职率比较高,据日本统计,在工作两年的幼师中,年离职率大概在10%左右。再加上这个行业缺口很大,很多拿了幼师证的人也不愿意去当幼师,导致日本不能上学的待机儿童越来越多。
在中国,现在幼儿园老师,特别是公立学校的幼师几乎成为了香饽饽。家长争先送钱送礼。幼儿园教育,在亚洲这两个大国中间,都演变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公、教育短缺的社会性问题。
幼儿园是教育生涯的第一站,日本教育注重深耕细作,在幼儿园阶段,主要培养孩子的基本习惯和态度,保护每个孩子的个性,让他们在玩耍中体会集体生活的道德和规范。日本孩子在园的时间一般是9:30—14:00,没有午睡,让我们看看日本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如何度过。7:50-9:30上幼儿园。日本幼儿园一般9点以后开始,9点以前可以申请早晨保育。家长[微博]可以送孩子到幼儿园,也可以申请校车接送,造型可爱的校车会到家门口接孩子。
其他活动:除此之外,幼儿园还经常举办其他的活动,如学习书法、英语、体操,还有爬山、观察动物和植物、捡橡子、打年糕、开运动会、社区演出、拜寺庙、看作品展等等,反正是名堂多多
作者简介:身为90后处女座的我,时而毒舌又文艺。观点犀利,一语道破。运用女司机的眼光发现问题所在,关注头条号:逗趣梦梦,有什么疑难杂症可以尽管来找我。。
在中国学校里有句很火的话
“体育老师又生病了”
调侃主科老师占用体育课时间变相补课
最近,一段日本幼儿园
“身体素质课”的***刷爆网络
第一个项目前手翻
第二个项目侧手翻
第三个项目后弯下腰
第四个项目十级跳箱
第五个项目倒立行走
通过攀爬跑跳翻滚等动作训练儿童的上肢力量,手脚协调配合,柔韧性,核心力量,速度,空间感知等能力。
亚里士多德说过:"思想的防线是一个国家最廉价和最有效的国防。"而战后的日本把这条信念履行到了极致。
日本***提出
“国家的真正财富,是由全体国民的教育程度决定的”。
而一百多年前,***就说过
“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
少年强则国强”
如今我们追求高分文化课的同时
体弱多病手无缚鸡之力
一再出现少年娘则国娘的喊声
究其根本我们不该输在
身体素质教育的起跑线上
国内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
远远落后于日本
在日本,不同年级体育课有明显的区分
体育锻炼也远不止给孩子一个健康体格那么简单
作为一种教育
体育更重要的是培养运动精神
不断超越自我
日本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“冬季耐寒训练”
即便是冻哭了家长仍然站在一旁鼓励继续向前
日本幼儿园一名男孩挑战十级跳箱,四次挑战四次失败,即便流着眼泪也不放弃,一遍一遍的走到起点,旁边的老师和同学一直在为他加油打气,最后小宇宙爆发跨越跳箱。
日本在体育教育方面强调团度合作,运动会没有个人单项比赛,只有胜利的团队,没有胜利的个人。强调参与而不鼓励相互对比。
其实我看到的更是一种百折不挠的体育精神和秩序。
小伙伴从上前阵型加油到归队前后只有几秒钟时间,这种秩序让人惊叹。在中国哪怕成年人组织十几二十人的合影尚且需要几分钟才能完成。
这个暑***在你花费高额的辅导费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的同时有没有想过:20年后,你们的子女如何能够与这群狼性的娃娃抗衡?
或许你们太安逸了,不曾知道中国的少年如今也可以是这样的:
日本最全人气商品介绍,添加Wechat:monster_kong
来看一个比较个性的日本幼儿园吧。设计师讲述了他设计幼儿园的初衷,能够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日本幼儿园是怎么带孩子的:
在东京的富士幼儿园,孩子们在为他们设计的自由环境里释放天性,椭圆形的学校建筑的屋顶更是个巨大的游乐场,孩子们可以尽情奔跑玩耍。
所以,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在你设计的幼儿园里释放天性?
设计富士幼儿园的建筑师手冢贵晴表达了他的看法:像个孩子一样思考。
手冢的设计灵感来自他的女儿(14岁)和儿子(9岁),他说儿女已经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,在设计幼儿园时,他和妻子结衣只是把孩子们平时的习惯和理想“导出”而已。
操场能让孩子们无障碍地奔跑
“我们将学校设计称一个环形,有点像一个无限的循环。
“刚开始设计时,我并没什么先入为主的观念。研究其他幼儿园的设计,就像通过汽车的后视镜观察:即使你再近距离观察,也无法看到任何位于前方的东西。”
滑滑梯到教室
“我们在通往屋顶的楼梯下堆了个土堆,本来只是为了缩短楼梯的长度,但孩子们却喜欢把泥土拿回家和泥巴做成泥碗。六百个孩子呢,土堆就慢慢消失了!学校不得不向建筑公司购买更多的泥土填充土堆。
“看到那个滑梯了吗?我知道孩子们喜欢滑滑梯,但我其实并不想在那里放上滑梯,因为这就相当于告诉了孩子们应该做什么、不应该做什么。如果没有滑梯之类的玩具,他们会自己动脑思考,创造出更多游戏。
“但最终还是放置了滑梯,因为我们需要一个逃生梯。”
逃生演习超级萌
“世界上10%的致命地震发生在日本,所以孩子们从小就要进行逃生演习。他们会从桌子底下取出这样的棉花帽子,保护头部被落物砸伤。可以说这很日本了。”
鼓励“非人类”的动物行为
“日本的建筑规范规定,高处的栏杆必须有栅栏,间隔100毫米。这个宽度,放不下孩子们的头,但能放得下腿。
“孩子们喜欢悬空自己的腿荡来荡去,猩猩也喜欢这么做——这个行为好像本能一样。是不是很萌?”
任何东西都能变成玩具
“建幼儿园的时候,要围绕着树建,因为树根太大,砍不掉。为了不让孩子们掉下去,我们安装上了这样的安全网。
“我知道孩子们很喜欢吊床之类的东西,他们喜欢跳上去摇来摇去。安全网竟然也成了孩子们的玩具。”
在天窗上玩躲猫猫
“孩子们特别喜欢从屋顶的天窗上往下看。‘我的好朋友在哪呢?’‘他们在教室里干什么?’而且总有孩子们仰头看天窗。
“我们的教室与教室之间没有墙,能听得到其他班级和教室外的声音。我们认为,声音非常重要。如果把孩子们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里,他们就会变得很不安。”
抽屉秒变小火车
“每个月,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都会重新布置教室里的陈设。本来想让孩子们帮忙的,但这些小鬼们一点忙也帮不上,因为他们都在用抽屉玩小火车的游戏。
“教室里总共有600多个这样的抽屉,是用轻质木材做的,即使孩子们的头磕到了抽屉角也不会受伤。”
爬树到教室
“在富士幼儿园,我们鼓励孩子们爬树。如果有的孩子足够强壮,他们能够直接爬树到教室,不用走楼梯。
“其他学校可能不允许这么做,但我们的相信,孩子们知道他们的极限在哪里,如果做不到,他们自己就会停下来。”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送孩子去日本读幼儿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送孩子去日本读幼儿园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