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梦见买儿童玩具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梦见买儿童玩具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岁多的小孩,调皮受伤而大哭,家长是应该先批评还是先安抚?
孩子受伤大哭,家长第一时间应该先安抚好孩子(如果是破皮之类,记得先给宝宝的皮肤清洁消毒),让孩子有一个情绪缓冲期,等孩子冷静下来后,再慢慢沟通,下次碰到开柜子门手被夹了,爬椅子摔了,***袜子跑滑倒…等等这些问题,我们该如何去避免。
像我家宝宝小的时候,家里的桌子柜子的边边角角都是黏上防撞角的,防止不小心磕到头。陪伴宝宝的时候,视线尽量不要离开宝宝,这样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伤害。高质量的陪伴是对宝宝负责的态度,也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。
1.如果是第一次,可以先安抚小朋友的情绪,再告诉注意的问题和后果
2.如果第二次还是如此,就不要安慰小朋友,让他真实的感受到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,具体做法看***
伊佳觉得一岁多的小孩,调皮受伤了大哭,家长应该第一时间安抚,和孩子产生共情!
首先,孩子的年龄在这里摆着,一岁多刚学会走路,对环境充满的好奇,都想自己摸索一遍,她不知道“深浅”,也就是说不知道哪里安全?哪里危险?
女儿小的时候,爬小椅子,啪就摔了,哭的“哇哇”的,刚开始都哭不不来了!赶紧原地抱在怀里,一边安抚一边看摔坏了哪里?
我小侄子都能从沙发上爬到鞋柜上,还要往下跳,吓得我嫂子以后都不敢让她儿子离开她的视线!
其次,孩子疼了,肯定潜意识里就知道这个东西或者这个行为不好玩,即使你不教育她,当时你再让她玩一次或者弄一次,她肯定不干!
后期她还记不记得,就得家长引导了,有的孩子忘的快!
最后,教育什么时间都可以,但孩子受伤需要爱的时候,就要及时给予,才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!
刚好家有1岁多的小男孩。
1岁多小孩其实还不太会分辩安全与危险,能不能去做什么的。很多话还不会讲,但能听懂些,模仿能力也强。
如果有因调皮而受伤,如果不严重,我一般会先观察他自己有什么反应,会怎么样做,然后才会过去安抚,然后告诉他以后不能那样做,不然会有怎么样的后果。
比如,小宝之前喜欢推拉阳台的玻璃门,我故意用东西在地上挡住一边,这样推拉也不会夹到手,但他会把东西拿走。有二次就夹到了,但不严重。我安抚他后,告诉他:不能推,会夹到手(语言简单点,复杂了听不懂)。然后把手放到推拉门缝边,故意做被夹到手痛的样子。后面他再推拉,我就做出夹到手痛样子,再也没受伤过。
人家本身受伤了,不先安抚先批评,会更受伤更伤心的。
遇到无意磕到、碰到、摔倒这样的情况,我基本都是先给孩子一个“爱的抱抱”,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慢慢晓之以情、动之以理的跟孩子巴拉巴拉摆事实、讲道理。
只要孩子从这次的***中有所得,那这个“错误”就范值得!
成为过去的事实,与其给孩子“伤口上撒盐”不如“雪中送炭”
带孩子的过程中,没有哪个家长敢拍着胸脯说:“我家孩子没磕、没碰、没摔过!”尽管我们已经一再小心、再三叮嘱。
可孩子终究是孩子,玩性大、自我保护意识未形成、日常安全常识欠缺等等都使得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前不得得吃些“小苦头”。
比如:开柜子门(抽屉)手被夹到、爬高上天摔到、不注意桌角柜子被幢到、***鞋光脚走路被尖锐的物品刺到……
每当这样的时候,我都会这样做。给他一个爱的抱抱,告诉他:妈妈在!或者第一时间问他:需要妈妈帮忙吗?
事情已经发生,无论情况如何?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跟孩子一起面对结果,收拾残局!这样的时候,与其在孩子的“伤口上撒盐”不如“雪中送炭”。多吃小亏,以后长大才不会吃大亏。
哥哥大概1岁3个月的时候,已经走得很溜了。对抽屉、柜子门特别感兴趣。
有一天,我就看着哥哥拉开抽屉又关上。前两次孩子力气小、推得慢,加上我家抽屉是没有助推力(摩擦力也有点大,不易推进去。有助推力及易滑动的家长可不能轻易放孩子自己尝试。)的那种老式抽屉。
因此,***的没出事!孩子看了我两眼,看我没阻止便玩了起来!其实,为娘的是想看看他怎么被抽屉夹手!
结果,第三次就中招了,两只手都被抽屉夹到了。瞬间,晴天变阴天。哇哇哇大哭起来~
我没有一句责骂,过去就抱起孩子安慰起来。“好啦!好啦!没事啦!妈妈在!”
等孩子哭毕,为娘的肯定还是要大秀一下我的智慧呀!
“宝宝,你看!你刚才是这样夹到小手手的。妈妈教你,抽屉拉开之后要关起来的话,小手手要抽出来,放到抽屉面上再推动抽屉关起来,这样手手就不会被抽屉夹到了。”
说完,当场还要让宝宝继续尝试。孩子哪里肯呀!我就亲自上阵,扶着他的手一起做。孩子蹑手蹑脚的试了几次。
果然,用老妈的方法就不会被抽屉夹手。从此之后,抽屉、柜子门都没夹过他的手。
每次,开门或进电梯,他的手扶在框上,我都会提醒:这样会夹到手!他立马收手!无需多言!
当然,以下几种情况!我不会立马给他抱抱和安慰,而是会选择先说教后再给他奖励的抱抱。
1、 孩子在尝试初期遭遇挫折
比如:哥哥学走路时,没走稳摔倒在地(***着地)。我会在远处张开双臂并对他说:加油!妈妈相信宝宝能做到的!快,起来走到妈妈身边来!
2、 孩子破坏规则、耍赖、撒泼的时候
当孩子破坏规则耍赖、撒泼,我不仅不会给他爱的抱抱,还会严厉的制止他这样的行为。但是,当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之后,我会给他一个奖励的抱抱!
3、 因好奇心去故意尝试危险事物
每个孩子对世界上所有的未知事物都充满了好奇。但是,并不是孩子所有的好奇事物都要满足他去尝试。
有些危险的事情,在前人经验的经验总结中就可以得知:避而远之!
因此,对于孩子来说,危险的事物我们直接会掐断,不给予任何尝试的机会。但是,与此同时我会将结果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。
有一次,哥哥想去碰触电源开关。我直接是喝声制止,告诉他:“涵涵(对待严肃的***,我一般不会叫他宝宝)这个东西很危险,你不可以碰!碰了就会死掉,死掉就再也见不到妈妈、爸爸了,知道吗?”
在孩子童年时期,遇到“困难”和需要安慰时,父母的态度对孩子将来性格的形成、处事得的方法和态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以下几种父母常见的反应最不可取。
1、 自责,过渡惊慌型
这类父母,每当孩子受伤或遇到困难时,总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,将所有的责任都承揽在自己的身上。
孩子摔倒,第一时间不问缘由先抱起来,惊慌失措不说还连呼:“妈妈错了!妈妈错了!”这样不仅没有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还会使孩子觉得这是件“天大的事”。
对于新事物,孩子反而会越来越畏惧尝试,对他来说脑海里时常会出现父母惊恐的表情。
2、 马后炮式责骂型
当孩子受伤后,这样的父母往往说的第一句话是:看见没?叫你不听我的~怎么这么不听话等等。
***已经发生,这个时候不需要父母再来灌后悔药、也不需要在伤口上撒盐,他需要的鼓励与正确的引导。喋喋不休只会让孩子更加烦躁,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。
3、 推卸责任型
孩子碰到桌子角了,是谁的错?肯定是孩子自己的错呀!可是,有的家长就会将这个事实扭曲。
“来!奶奶打桌子,碰到我们小宝了!”“地面不好,摔到我们宝宝了,踩它踩它!”
(貌似老一辈都爱用这招,这里让奶奶背锅吧!)
这样的错误的描述不仅不会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,还会在将后来的成长中,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,习惯性甩锅、推卸责任。
4、 挫折教育过度,漠视型
现在,大家都认识到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,于是挫折教育大行其道。当孩子遇到什么事情,都一刀切,认为孩子应该接受挫折。
可是,有的挫折已经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范围,家长还不自知。当发现孩子情绪低落、畏惧等时,就放下“挫折教育”给孩子一个正面的肯定和鼓励。
接受不完美的自己,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!挫折教育下,有爱包裹的坚强才会更有力量。不要让父母的挫折教育变成孩子眼中的淡漠。
对于孩子摔倒、磕到、碰到,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呢?欢迎留言交流!
屁话育儿,屁话连天图个乐!喜欢记得关注和点赞哟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梦见买儿童玩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梦见买儿童玩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